後製不是亡羊補牢,而是創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認真接觸後製後最大的體會。
畫面由攝影師的眼中看到,拿起相機按下快門拍下照片,直到最後的後製輸出,這是一個完整的創作流程。如此攝影師才能將想表達的想說的完整呈現在作品中。如此,跟什麼偷吃步、要掩蓋拍照技巧不好或是為了要吸引目光等等,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攝影。旅遊。怎麼看
後製不是亡羊補牢,而是創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認真接觸後製後最大的體會。
畫面由攝影師的眼中看到,拿起相機按下快門拍下照片,直到最後的後製輸出,這是一個完整的創作流程。如此攝影師才能將想表達的想說的完整呈現在作品中。如此,跟什麼偷吃步、要掩蓋拍照技巧不好或是為了要吸引目光等等,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先前就有跟大家提到過,m6對於大坪數空間的應付能力不佳。而持續使用至今三個多月,這個問題越來越突顯出來,也大致上可以明確分成兩個問題,分別是「地圖越更新越亂」以及「清掃不完全」。
這天其實是在從學甲回佳里(也是家裡)的路上,沒想到小姿就這麼路一轉進了蕭壟文化園區,好加在包包裡都放了一台隨身相機,所以也才有了這一輯簡單的隨手拍作品。
這不是開箱文,比較像是聊聊為何我想更正式的走入無反的世界,還有為何我會選擇Nikon Z系列的相機。
無反已是個不可逆的潮流了,從出現至今也已有一段相當的時間。而對我來說從一開始的相當排斥,死守著單反的狀態,到現在願意敞開心門,更正式的踏入無反的世界(會這麼說是因為原本手上就有一台A7),讓無反可以成為我特定拍攝項目或多日長途旅遊之外的主力拍攝相機(也因為如此才要換掉A7),甚至計畫假設無反可以讓我適應良好,且讓我覺得幾乎可以取代單反的狀況之下,那就轉主力投資無反了。
這個地方會變成一個景點也是因為透過社區營造的方式,將社區轉變成藝術文創市集的方式向遊客呈現跟經營,在他們的網站裡就說明得滿詳細的了。
不過明顯的看得出來後續是經營不下去了,到的當天就只有我跟小姿兩個外來人,而當時所做的造景、裝置藝術等都已經呈現荒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