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生活

我買了Z6 – 為何進入無反世界,為何選擇Nikon Z

這不是開箱文,比較像是聊聊為何我想更正式的走入無反的世界,還有為何我會選擇Nikon Z系列的相機。

無反已是個不可逆的潮流了,從出現至今也已有一段相當的時間。而對我來說從一開始的相當排斥,死守著單反的狀態,到現在願意敞開心門,更正式的踏入無反的世界(會這麼說是因為原本手上就有一台A7),讓無反可以成為我特定拍攝項目或多日長途旅遊之外的主力拍攝相機(也因為如此才要換掉A7),甚至計畫假設無反可以讓我適應良好,且讓我覺得幾乎可以取代單反的狀況之下,那就轉主力投資無反了。

看,這一路上是不是轉變很大呢?當然也是這一路上的觀察中理解到,如果一直死守那也真的是太頑固,或著如果真要說死守,那也應該徹底地用過之後再來下批評或定論,我想這樣也才有力許多。

(或許不走了結果,也是買不到單反的新機了…)

我是怎麼看無反的?

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像是,在這個幾乎八九成的人都已經跑去用手機拍照的年代,還有一群出門堅持背相機拍照的人,但面對大家質疑幹嘛還要背那麼重的相機,拍出來又沒有比較好看(相機不再後期處理還真的幾乎都是手機贏),手機拍好馬上就可以跟別人分享了,相機拍好回家還要花時間後製處理。看起來是被別人笑說傻了,但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怎麼解釋或有個有力的理由再說服對方,只能找個找個理由說回去結束話題,最後在心裡笑對方其實傻的是你。

寫的有點長,這就是我一路以來拿單反看無反的心情,看得懂嗎?不懂就當做沒有看到這一段就好了,不重要。

我是從數位單反認識跟進入攝影這個世界的,所以對我來說我所認識的相機就是單反這樣結構的,無反這樣把反光鏡拿掉的怎麼還會叫做相機,我發現心理深層一直有在默默地抗拒這件事。

但後來更仔細的想,把視野放得再更宏觀,當初從底片轉到數位時代,不也是一樣的概念嗎?那自己這樣的想法不是很可笑嗎?確實是。

換回到比較實際面來討論。就我自己的拍攝習慣,不管是哪一種的拍攝場合,尤其像是出遊或是自己一個人的街拍,我都是從一出門就把相機揹在身上,過海關搭飛機也都不例外,相機是隨時ready好給我拍的狀態,所以除非特殊狀況,我不會把電源關掉,否則要拍時才發現電源沒開就又耽擱那一兩秒了。

看到這種使用習慣,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我還守著單反到現在了吧?因為上述這種情境對於單反來說簡直是小case,但對於無反來說因為少了反光鏡跟五稜鏡的關係,只要是在取景狀態感光元件就是通電的,這對電力的耗損從體質上就是個大不同。

另外單反一開電源就馬上可以按下快門,但無反就好像電腦一樣要等他開機「載入中…」的感覺,一等可能又是兩三秒過去了,天阿這什麼世界。

再來因為我整天一直背在身上的習慣,相機去撞到旁物是難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即使我移動過程都很小心了。說真的單反只要是中高階以上機種,都可以讓人滿放心的。D5跟著我也一段時間了,不管是在工作或是出遊都有過,已經忘了時間地點但我記得很清楚,我走過去之後就聽到一聲響亮的「摳」,發現是D5去撞到旁邊的東西了,不過至今仍找不出傷痕在哪裡。當在比較多人,特別是有小朋友衝來衝去的地方,我都會把D5特別護住,不是怕他被撞壞,我是很怕人撞到相機會很痛,然後來找我麻煩。轉過來看無反,似乎為了做輕做小,會不會不堪一擊?

我應該不算那種特別愛護相機的人吧,因為會一直想背在身上的關係,即使下了一點小雨我也不會立馬把相機收起來,除非我看水珠一直從機身上滑落我才會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了。這種狀況之下通常都是我先濕透然後單反都還好好的,那無反也行嗎?

單反唯一的缺點就是,重啊!

沒錯,無反從天生上的優勢體積小重量輕,我相信這也是潮流從往無反吹的重要原因。但是,但是,我一直覺得有一件事情很弔詭,大家都愛拿大光圈鏡頭,廠商也都愛做大光圈鏡頭,導致最後全部都頭重腳輕,這樣拿起來有比較好拿嗎?

我知道這是光學的特性所以鏡頭目前很難以再縮小,但那為什麼不做小光圈定焦鏡?或著應該問為什麼大家都不愛買這種?像Sony 35mm F2.8那顆我就覺得超級棒的啊,跟無反搭配起來完全花揮無反輕巧的特質,但就僅止於這麼一顆。

反過來看單反,像D5雖然機身重量較要一公斤多,但是無論是跟輕的鏡頭,還是像24-70mm F2.8 二代這種有份量的鏡頭,拿起來都很舒服。

一連串說過來好像列了一堆無反的不是,應該是說我心裡面對於無反的存疑,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讓我在無反這條路上踏得很緩慢。

不過無反在怎麼樣還是有一個天生的優勢,又輕又小。為了拍到想要的畫面,有高品質的照片可以留存,我願意負重,但這也不代表我願意沒事就扛著那麼重就相對難以隨身的器材。單反的重量跟體積,也還是他一個很大的致命傷。

為什麼會願意走入無反的世界?

前面說過,無反從天生上就是有個輕巧的優勢,而這其實也是我願意走進無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怎麼聽起來跟前面說的大相矛盾?應該是這麼說的,在一年365天並不是所有的拍攝情境都真的適合單反出動,有時候只是一個下午跟家人的出外踏青,或是陪老婆回娘家過個兩天一夜,這種不是以拍攝為主的行程,有好攜帶的隨身機在旁就是幸福的一件事,這種情境下無反不就比單反更適合的多嗎?

至於以拍攝為主的行程,我想就還是會拿單反來拍攝,原因就如同文章前面所說,這邊不再贅述。不過現在的我不排斥嘗試以無反來取代單反,意思就是嘗試未來在我的世界中只留下單反,這樣的好處是讓投資可以更集中火力,不需要養兩套系統。

只是能否做得到,也要看我對無反的接受能到哪裡,我想這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才會知道。

雖然無反已經是個不可逆的潮流,但最終會像數位相機吃掉所有底片的市場嗎?現階段的我對這個答案還是持保留態度的。畢竟無反這樣的結構設計,還是喪失掉了一些原本單反的優勢,目前的無反可以滿足大眾市場這沒異議,不過可以取代Canon、Nikon旗艦機的地位嗎?

為何會選擇Nikon Z無反

在這領域稍微有研究的人應該稍微知道,Nikon Z無反近期的聲望並不是很好,尤其是在出了大家覺得幾乎都沒有什麼改進的 Z6 II/Z7 II之後。我的選擇考量主要都是以我自身需求為出發,不是以現在網路上的聲量來做判斷,否則應該是Sony的無反或是Canon的R6之類的。

那我的自身需求為何?其實前面都有提過了,無反的存在對我來說除了是隨身機的定位之外,現階段更重要的是要嘗試是否能完全取代無反。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只拍照不錄影。

我的候選品牌有三個,SONY、Nikon和Canon。而基於上述的自身需求,第一個淘汰掉的是SONY,原因大概如下:

  1. SONY讓我感覺主攻錄影市場,機身的設計與操作上對於拍照反而不是那麼友善
  2. 機身不堅固,容易故障。鏡頭品質參差不齊。 (網路上有不少人都有提到類似的問題)
  3. 開機速度慢 (畫面出現了但還不能操作,還要慢慢等其他軟體載入的感覺)
  4. 轉盤調整數值會lag (轉盤轉太快數字會跟不上)

第二到第四點會讓我無反取代單反的嘗試變的更遙不可及,所以這也是淘汰SONY的重要原因。

接著第二個淘汰的是Canon。其實Canon R6曾經是我的首選,這台在網路上的評價可說是非常的不錯,唯一問題就是錄影過熱,不過這對我來說根本不影響。再加上RF系統的鏡頭群也算是相當健全,至少比Nikon Z系統來的要好許多。但為何最後還是被我淘汰了呢?原因大概如下:

  1. 定焦鏡實在太貴了,我預計想要的85mm就要將近八萬,真的是嚇死我了 (雖然有另一顆F2 macro STM,但看了老半天都要沒上市的樣子)
  2. 機身材質有點「塑膠」味,雖然不一定代表這就不堅固,但心理上感受就比較沒那麼好
  3. 也有YouTuber提到開機緩慢的問題

主要還是第一點,RF鏡頭實在好貴啊,扣除不太用得到的那幾隻STM還有旅遊鏡,接下來就是六萬起跳的鏡頭群了,這樣實在會昏倒。

接著幾點就比較不是絕對性不好的問題,而是相較性的。

因為Nikon Z無反的設計,在機身的握感、操控性、按鈕回饋和快門聲等等,都跟單反是較為接近的,在拍照的體驗上也是比較好的,這不是我說的,這是我看網路上文章或YouTuber而得到的小結論。

所以,我才選擇了Nikon Z無反,現在就由我來體驗看看他們所說的這些是不是真的。

那為什麼是選擇Z6而不是選擇Z7?很簡單,我一直以來都不挑高像素的機型,我沒有裁切的需要,反而有高ISO的需求,如此高像素不會是個好選擇。那為何不選Z6 II而是選Z6?那更簡單,因為我現在錢沒那麼多,而且Z6 II的那些升級對我來說不是很重要的點。

寫這篇文章,單純只是想在這個時間點紀錄一下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相信再更深入的使用無反一段時間之後,一定會有更多的心得,而這就會是一個很好的對照。

傻熊

在〈我買了Z6 – 為何進入無反世界,為何選擇Nikon Z〉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